钓鱼网

通过实战,谈水位变化对钓鱼的影响,及应对方法

钓鱼的理论是自媒体平台不缺少的,96KaiFa源码谈论起来也头头是道,那么在实际钓鱼过程中呢?我发现有很多钓友就变得古板起来,脑子里的理论完全无法得到应用,这就是典型的理论脱离了实践。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,我用一次实际的钓鱼经历,将其中遇到的问题结合理论和大家分享,从实战的视角去看钓鱼的技巧问题,相信会让您更有体会。

钓鱼是要根据实战效果来决定的,那么首先有几个前提条件不能忽略,本文将围绕时间、地点、地形、水位变化、客观条件、鱼情变化、对应策略这几个因素,通过我对钓鱼的理解和大家探讨水位变化剧烈时,鱼的反应和应对方法。

前提条件阐述:

地点:黄陵闸是控制东荆河水流量的一个闸口。距离闸口下游2、3公里就是长江。

时间:11月初,武汉天气转凉,昼夜温差较大。

不利因素:垂钓当天一直在放水,已经放了大概4、5天的时间,上游水位下降了大约1.5-2米左右。

环境描述:东荆河是一条狭长型河道,自闸口的下游较为通直,几个较大的河道转弯就达到入江口,上游较为曲折,有多处大角度弯曲的河道存在。当天到达钓点后,先观察了一下闸口附近的情况,水流很急,96KaiFa源码不少,但都多在闸口的沟壑中,这里水流比较缓,浅滩处有大量锚鱼人存在。

于是放弃了这个钓位,沿途向上游走,到达竹林湖附近的一个河道拐角处,这里因地势原因形成一个大型湾子,几乎不走水,岸边多缓坡,虽然水位下降,但目测5米外水深也要超过1.5米,大约有10多个96KaiFa源码,因此选择这里作为钓位。集合以上情况,在看下面的图片,大家会采取什么样的判断呢?

根据前提条件初步应对策略

从钓位的角度看,放弃人数较多的闸口位置,主要是考虑水流太急,而水流较缓的沟壑处人数太多,我们必须要考虑到人数对鱼的影响,每个人分一条鱼走,在狭小的水域里,钓获就不会太理想。其次是如此大的水位落差,我更认为鱼会躲在某个平缓的地方,这里鱼的数量相对较多些,大家结合下图看一下,这个湾子是在河道边上明显的一片平滩,没有道理不存鱼。

图片是水位已经下降到非常低的时候,图中用横线标出了我当时垂钓的水位线,此图正好把水底的情况暴露出来,大家可以明显看到,我所在的钓位是主河道的一个拐角平滩,当这个平滩里水位较高时,是不受主河道水流影响的,同时泥地的浅滩很大概率有鲫鱼扎堆,这就是为什么我将钓位选在这里的原因。

我做的基本应对是:

钓竿没必要太长,我感觉越远越容易受到水流影响,所以我选择了4.5米的鱼竿。

浮漂、线组:因为水位的剧烈变化,我判断鱼会有应激反应,吃口不会太旺盛,口会很轻,因此我选择了并继竿,配合吃铅量在1.5克,主线1.2号,子线0.8号开始做前期尝试,毕竟武汉在11月初水温还不是很低,而且这种水域鲤鱼会比较多,太细的子线留在后面变化使用、

饵料:通常这种通江的水域,鱼普遍嗜腥,但考虑到因为水位变化多大,鱼的应激反应,我将腥味饵料改成赤尾青这类冻鲜类纯虾粉,而且相对平时的用量加大,放弃了拉饵,改为搓饵,饵料中加入了大量的果香+促食剂类泡制的酒米,通过前提搓大饵球的方式做窝。

垂钓中的鱼情变化以及应对

当出现第一个鱼口时,给我的感觉是鱼口还比较旺盛,浮漂反应的力度也很大,但造成空竿了,之后钓了大概3、4条鲫鱼后,连续出现鱼脱钩现象,都是中鱼后拉出水面一点就脱钩,检查鱼钩没有发现问题,而且掺杂大量的虚假蹭线或者涮口现象。

上推浮漂2目距离,主动求钝,看看是不是因为钓的过灵造成的脱钩,最终结果是脱钩现象有所改善,但浮漂动作明显变小,从开始的3目动作变为1目左右,蹭线和涮口现象无明显改善,这种情况大家如何处理呢?

我采取的应对方法是:更换为0.4的子线,放弃原来的饵料,重开小麦胚芽为主,雪花粉为辅,但同样加入了大量赤尾青的饵料,并且将酒米类型换成中药泡制的酒米,将饵料分成两份,一份加酒米搓成大球,不看浮漂动作迅速抛到窝里,大概抛了4、5次后,相当于重新做窝。

使用另外一份没有加酒米的饵料,将饵料撒上“粒神”这类高倍胶,搓小黏豆的形式进行逗钓。逗钓的频率非常高,主抓下落后的截口,鱼口得到明显改善。

这么处理的原理是,感觉到水位变化太大,鱼有明显的不适,有摄食欲望但警惕性高或者说摄食欲望不够旺盛,给口虽然猛但怀疑是涮口和蹭线,所以给了我前期鱼口旺盛的假象。饵料换成小麦胚芽和雪花粉类饵料,用高倍胶降低雾化,提高逗鱼频率都是为了刺激鱼口和改善适口性,最终渔获远超同岸的其他钓友,和我同去的两个钓友都因采用以往的拉饵高雾化方式渔获不佳,而且始终没找到应对蹭线和涮口的应对方法。

关于最后的总结归纳

综上所述,我要表达的一个意图是,当水位变化很大时,鱼会有明显的不适,此时切不可在沿用以前的套路来垂钓,雪花粉类饵料配合中药类酒米就是为了提高适口性,加入高倍胶是为了降低雾化和提高饵料的顺滑程度,增加逗鱼频率是为了刺激鱼的摄食欲望,换成细子线是为了放大浮漂信号,这样来解释鱼情变化,是否会更直观些。

赞 ()
分享到:更多 ()
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-广告联系1382203@qq.com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