钓鱼网

浅谈台钓小钩细线的遛鱼技巧

现在钓鱼的朋友选择台钓的很多,一般不会选用大钩粗线,除非专攻大家伙。但不管怎样,台钓和传统钓相比,钓大物是它的短板,原因分析:

1.和传统钓比竿短,容易成拔河状态,且溜鱼的回旋半径小。

2.齐竿线,控制鱼的游动方向有点力不从心。

3.竿承载的曲折力大,易爆竿。4.双钩,容易搭背,一旦搭背控制鱼头会很困难。

5.抄鱼不慎,另一个钩挂网容易断线跑鱼。

我归纳了这些不利的因素,看似台钓上大物断线、爆竿、跑鱼是必然的,运气好上鱼是偶然的(什么鱼饿晕了、生病了)。其实掌握了鱼的习性、采取合理的技巧,上鱼的成功率会大大提高。下面主要以台钓的特点进行探讨,有些技巧实际和传统钓的技巧有异曲同工之处。

一般我们喜欢钓的鱼类栖息主要分三层,青、草、鲤、鲫喜于底层,鳊鱼喜于中层,鲢、鱅喜于上层。咬钩时浮漂的反映也是有差异的,黑漂往往是青、草、鲤鱼,顿口一般是鲫鱼。如果是传统钓散漂的话浮子下沉的的速度越慢(包括鲫鱼回钩),鱼的个体越大。鳊鱼往往在半水里接钩,垂钓时最先上钩的可能也是鳊鱼。

鲢、鱅吞钩有个特点,它不是咬钩,是在吸食雾化的钓饵时吸进嘴里的,所以浮漂开始会上下1~2目间不断变化,此时提竿一般不会中鱼,待钩上的饵料渐渐散花完了,浮漂基本将要回到空钩状态时会有一个顿口,提竿必中。

了解这些会帮助你通过浮漂的变化大致能预判鱼的种类及个体,从而掌握提竿的时机和手腕的力度。一旦中鱼要充分利用竿的韧性,不宜大力抽竿,应顺势抬竿成一定弧度,这是上大物关键的第一步。反之鱼会奋力外窜,还没翻转手腕时已成拔河状,如没有失手绳扔竿的话,结果多数是断线跑鱼。

中鱼后第二个关键是控制鱼的发力,此时台钓竿一定要上抬 45度左右,手要尽量伸直上举,挺(顶)住!不是拉住!靠手腕发力。如图片所示

台钓提竿的手势要直下直上,除了上钩率的因素外,溜鱼时这个手势也是有好处的,当鱼发力时,手腕因乏力会自然下摆,正好缓解了鱼的冲劲。如果曲臂握竿,另一只手在手柄的上方抓竿,两个手的距离越大,断线、爆竿的悲剧发生的概率越大。所以另一只手最好在距离1~2寸的地方托一把,助助力。手臂伸直等于加长的台钓竿的长度,弥补了前面罗列的1、2、3点的不足。

在保持上述手势的基础上控制鱼的游动方向是溜鱼的下一个关键。如何控制靠的是智慧和巧力,不是硬扯。要因势利导,“势”就是鱼游动的方向和钓竿牵引力的方向,而“导”就是按你的要求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。

首先大家普遍碰到的问题是鱼发力向前方窜怎么办,往往钓手会拼命往回拉,一般3#以下的尼龙钓丝是扛不住的,而应该是当手腕感觉鱼发力时在挺住竿的同时手臂向下摆,将手腕左翻,使鱼竿横弓,一般鱼会顺势改变方向,当实在是大物了,索性将横弓的竿直接插到水里,竿梢贴近河底,只能听天由命了,但往往奇迹会发生,鱼乖乖地回头了,因为当拉着钓线的鱼在水里窜时由于力的作用,鱼呈头朝下的状态,为了活命,它会奋力向拉力的反方向窜,当竿梢贴河底时,鱼再向前会钻到淤泥里,这是它最讨厌的,所以会改变方向。这也是小钩细线能上大物的诀窍之一。

要将鱼控制在竿呈弓形所能够到的范围内(指正前方),左右范围取决于能活动的距离(比赛位置规定、树木障碍等的限制)。

溜鱼的过程也是消耗鱼的体力的过程,时间的长短和鱼种、个体、线组选择、技巧的掌握有关。在相同的条件下,技巧决定了时间的长短。到底是你溜鱼还是鱼溜你,站在二个不同活体的角度答案是不同的。“溜”是游和牵的问题,让鱼“溜之大吉”就是鱼“溜”你,把鱼留在你的鱼护里就是你“溜”鱼成功。消耗鱼的体力就是要让鱼在背纤的状态下游,这个“纤”力取决于钓线的粗细、你跑动的速度,这个过程也是消耗双方体力的过程。

尽量避免鱼在水里激烈翻滚,切线往往就是因为脚线剐蹭铅皮、线结劳损、另一个钓钩搭背等造成的。

当鱼被溜得在水面游动时表示它已经疲惫了,此时还不是抄鱼的最佳时机,千万不能操之过急,往往鱼在接近抄网的瞬间,受惊挣扎,钩挂网断线,前功尽弃。而应该上抬鱼头出水面,让鱼“呛”几口空气,鱼肚的鱼泡因鼓涨后会无力摆动鱼鳍和鱼尾,鱼肚翻转平躺在水面时,才是抄鱼入网的时机。

如果是纯粹娱乐,鱼要放生的话,不能马上让鱼回到深水里,可能会造成鱼的死亡,因为此时的鱼已无力而严重缺氧,鱼肚内的鱼泡鼓涨压迫内脏的血液循环功能,宜在浅水区放鱼护里静养半小时后再放生。

赞 ()
分享到:更多 ()
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-广告联系1382203@qq.com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