钓鱼网

入秋后野钓,子线放多长才合适呢

用台钓钓法,在秋季野钓,子线到底放多长才合适呢?咋一看这个问题,似乎问得有点重复了,钓鱼这个事,线组的搭配,还区分季节么?

话虽如此,但实际上,不同的季节,鱼的食口力度还真的有所不同,春冬轻而夏秋重,即便是入秋之后,初秋、仲秋、晚秋三个阶段的鱼口,也多有不同。

为了更好地抓口,或者说让中钩率更真实一些,有些讲究,还真的不得不说道一二,看似长短不一的子线,线距短的也就七八厘米,长一点不过三四十厘米,用对地方,鱼口的效果还真是不一样的。

一、冷时短、热时长

入秋之后,天气阴晴不定,昼夜温差极大,当然,这跟日照的时长发生变化有很多的关系,到了秋分之后,转为日短夜长。

昼夜温差,对鱼口的影响非常大,倒不是说水温低到鱼无法开口,而是水温从最低开始上升时,以及水温从最高开始回落时。

鱼都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,这种情况,在夏季是不存在的,而鱼在水温最低时,虽然不像冬季低温时完全没有鱼口,但是,活性也很是一般。

所以,鱼口表现比较轻弱,如果子线偏短,脱钩率比较高,简单点理解,就是鱼钩还没彻底刺穿鱼唇,浮漂就有动作了,不管提不提竿,都会导致跑鱼。

所以,不管是守钓大鱼,还是以小体型鱼为目标鱼,子线的长度略长一些,实口会更多一些,跑鱼的概率也会大幅度降低。

二、小鱼短、大鱼长

入秋之后,不管鱼的个体大小,都会为了应对过冬,进食欲望愈发强烈,很多钓友戏言,这是入冬前最后的疯狂。

所以,一旦小鱼开始进窝,即便不是闹窝的白条、麦穗、鳑鲏,鱼口也是非常杂,所以子线短一些,食口讯号传导的更快一些。

具体放到多短,这个就看手艺如何了,有些老鸟甚至会做出4~6厘米的短子线,当然,正常一点的,8~10厘米也就足够了。

如果是守钓中大体型的鱼,基本上可以遵守鱼的个头越大,用的子线越长,因为鱼的个头越大,钓点选择得越深,所以,用30~50厘米的子线都是可以的。

如果钓点比较深,为了增加诱鱼效果,采用分层钓法,子线长度1~2米的也不少见。当然,子线长一些,既能过滤钓大部分的虚假讯号,多少也能起到点卸力的作用。

三、钓底短一些,钓浮长一些

入秋之后,守底和钓浮其实并没有固定标准,因为入秋之后,因为昼夜温差大,日照强度低,鱼的觅食时间比较充裕。

所以不管是底钓守口,还是钓浮,都有不错的鱼口,选择不同的钓法,子线的长短也有所不同。

如果是守底,钩饵沉底或者躺底,子线可以适当的短一些,当然,这个短也是相对而言,比如正常情况下是30厘米,可以改为20厘米左右。

如果是钓浮,子线的长度就不妨长一些,正常情况下,子线的长度是30厘米,如果一开始就打算钓浮,那么子线的长度不妨放到40~50厘米。

上述的三个建议,只是一个参考,并不一定适合所有的鱼情,更多的,只是对钓友们的一个建议,至于效果如何,还是得结合实战之后,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而灵活调整,但是上述的思路,应该还是通用的。

赞 ()
分享到:更多 ()
内容页底部广告位3-广告联系1382203@qq.com
留言与评论(共有 0 条评论)
   
验证码: